实验中心覆盖汉语言文学、新闻、传播、广告、动画、数字媒体技术与教育技术学共7个专业,实验教学理念、体系、内容、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。 1. 实验教学理念与教学改革 中心遵循以人为本,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,以理论联系实际,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,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准绳的教学理念,对学生开展专业基本技能、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训练,提高学生独立思考、自主分析、自主解决问题的专业综合能力。实验中心通过更新实践教学理念、完善实验教学环境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方向开展实验教学改革。 2.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中心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,参照布鲁姆学习目标分层理论,形成由“专业基础能力”、“专业进阶能力”、“综合创新能力”三大类实验课程群组成的递进式实验教学体系(如图1所示)。该实验教学体系覆盖7个专业,涵盖了这些专业能力培养的多个层次,体现了专业能力培养的渐进性与系统性。  图1 中国语言文化创意与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三个目标层次,分别将各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验课程进行归类,形成各个能力层次的实验课程群,并设计相应的实验项目,确定年均实验总学时与实验开出率。专业基础、专业进阶能力与综合创新能力实践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30%、30%和40%。 实验中心采取案例教学、任务驱动、师生协同科研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,为学生构建专业技能应用的真实情境,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专业技能的应用迁移;通过融合不同学科、专业优势和特色,培养兼具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的高素质应用型、实践型与复合型人才。 在抓好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基础上,中心结合”互联网+”和智慧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模式,以现有实验室环境为依托,设计并开发具有跨学科、跨专业特色的综合创新型实验项目。通过进一步修订实验教学大纲,提高设计型、综合型与创新型实验项目总学时数,不断提升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。 3.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中心自成立以来,一直坚持“双主”教学理念,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,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,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、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、基于混合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、基于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和基于实验平台的开放教学方法,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果。同时,中心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,实施课上实验与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,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。 为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,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效果,中心采用虚拟仿真平台、互联网+、智慧教育、企事业单位实践、创作比赛等多种实验教学手段,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。同时,积极创新实验考核方法,以实验项目类别、开设学期、实验目的与实验成果形式等因素作为考评指标,容教师评价、学生自主评价与生生评价于一体,全面考评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,提高学生求真创新的能力,并作为反馈进一步检测实验设计短板。 4. 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实验项目类型齐全,拥有实验课程数58门,实验项目数363个,面向全校7个学院,10多个专业、2130多名学生开设实验课程,年均实验人时数达43510多,实验设备利用率达98%,实验开出率高。 实验室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,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88项,发表论文52篇,获得教学成果奖励13项。同时,中心加强实验教材建设,出版教材9部,编著实验讲义33部。 通过改革教学体系,不断丰富教学内容,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,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研究的热情,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。学生自主创新研究踊跃,取得丰硕的成果。3年来学生获得成果82项,其中公开发表论文14篇,获得专利3项,获得省部级以上相关奖项64项。学生专业创作能力、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均受到用人单位较高评价。 |